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噶哈巫文教協會眉溪四庄重建工作站

回首頁

活動快訊

活動與課程

第四區社造中心

原鄉呼喚

部落耕耘

部落隨筆

留言板

 

 

聯絡我們

 

 

麻必浩  - 象鼻 - 三叉坑 - 達觀 - 裡冷 - 哈崙台 - 瑞岩 - 眉溪 - 春陽 - 萬大 - 武界 - 卡度 - 清境 - 潭南 - 雙龍 - 豐丘 - 來吉


《《《 台中縣和平鄉裡冷社區--文化生活再造運動 》》》

  

計劃目標:

  社區總體營造的社會改造需要長期的投資與付出,在一些小小的公共

議題或操作運動中呈現社區人民的成熟智慧,也為社會(社區生活)文化

奠定良性的互動基礎。 

  社區總體營造是一種漸進的以及社區共同協力的過程,真正要營造的

是構成這個社區社會的「人」;第一階段社區社造實務操作過程,居民對

於在地公共生活領域的問題意識與參與累積些許經驗,這樣先前的預期效

益目標,我們達成了。

  裡冷社區九二一地震雖然帶來破壞,但也帶來災民整合的最大契機,

讓社區居民必須重新思考如何走出自己的路。九二一震災→本社區時空轉

唳點:社區組織的發展由於環境變遷諸多因素使然,未能有效發揮組織功能,致使停滯不前,社區意識無法凝聚。震

災後,社區意識重新洗牌,重新再出發,重新整合部落意見,更加共同參與思考社區未來發展的可行與熱同。

  第一階段的社區營造,成功的激起居民對社造的自主與熱同;意見的整合、年輕活力的挹注。此次計畫再由文化

環境保護協會提案執行。整合與裡冷部落發展息息相關的產、官、學,推動地方組織,建立一「溝通執行核心」群,

訂出共同的發展策略與定位。居民清楚了解文建會此次補助社區執行社區總體營造的工作僅是個引起居民對社區公共

議題具有「發酵」的作用,但至少本社區"人"的重新整合與公共事務的參與及不見往日對社區的冷漠,對此而言,本

計畫的執行對社區來說,意義是非常深遠的,因經過第一階段社造的洗禮、發酵,社區有愈來愈多的居民願意關心社

區公共事務。

希望→在被弱勢族群定義中肯定社區堅強的自主意識

希望→在計畫執行下能尋找出社區未來發展的可能

自九十二年七月一起至九十二年十一月卅日止
   
計畫內容(活動內容):

一、強化社區營造工作團隊:落實社區營造工作,方能永續地方發展。

    持續辦理社區營造說明會、舉辦「部落會議」共識活動、計畫之研習及社區參訪。居民透過直接的參與活動

  、討論營造推動策略、意見交換,族群意識共融,以瞭解社區的需求,共構社區願景與理念規劃,並能重拾對社

  區意識的凝聚力。

二、社區學苑:文化傳承在社區總體營造推動中可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延續第一階段教育課程之精髓,持續規畫社區實際需求之相關研習課程(如母語教學、傳統〝編〞與〝織〞、

  泰雅美食創作與婦女成長班等),營造社區行動學習殿堂,倡行終身學習,俾使居民對社區營造意義有更深入的認

  識。

三、發展原住民部落特色:

    營造社區特色,期達「社區泰雅化」、「泰雅社區化」透過初階段傳統文物(泰雅童玩)、房舍(穀倉、瞭望台

  、傳統竹屋)的課程研習與實際操作,營造具文化特色之社區。

四、影像紀錄的操作: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聲音影像的紀錄」無疑是社造推動過中與居民溝通間最好的橋樑。透過此項課程的技術學習,社區人能隨

  因時空的變遷,將社區的人、事、物點點滴滴,經類比數位的原影、音重現,永遠地紀錄保存社造歲月留下永不

  抹滅的記憶。 

五、資訊能力的培養:培養社區資訊人才。

    透過科技的產物,開拓居民無遠弗屆國際視野,藉由社區電腦資訊研習,社區網路的建置,以拉近城鄉差距

  ,並培育社區人力資訊能力。

六、社區造街:社區景觀改造。

    社區全體動員參與設計操作,重新找回過去社群力量,遵循自然法則,以小(資源)搏大(環境)之精神打

  造社區另一新風貌,改善環境綠美化(生態工法)及巷道空間改造,巧奪天工造景,營造社區風貌。

七、青少年文化體驗營:規畫部落青少年假(暑)期文化體驗營。

    依實際的需求及縝密的課程系列規畫,安排部落青少年假期中做一深度內涵之文化探索,透過課程的洗禮,

  得以感受文化內涵。

 

部落營造計畫特色簡介:美食部落-台中縣和平鄉裡冷部落(泰雅族)

  以「部落泰雅化」為職志,族人艱辛的走出土石流衝擊的困境,投入公共建設、人訓培訓、婦女才藝的研發,發

揮團隊組織力量,以文化為根、生態家園為目標,兩年來的汗水凝聚出動人的改變。

 

主辦:和平鄉文化環境保護協會,理事長/張清海,總幹事/張健華,社造員/楊信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