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10/01

埔里鎮災區聯絡協調站/眉溪四庄工作室 成立報導


黃美英、董俊仁
 

九二一大地震台灣中部各鄉鎮受創嚴重,透過電子媒體的呼籲,激發了全國民眾的愛心共同參與捐贈救災物資。然而聚集民間自主提供的眾多人力與物資,由於行政部門在災害搶救與物資運補上無法有效掌握資訊並妥善分配資源,造成能見度高的鄉鎮地區接收了過多的資源,也排擠了偏遠鄉鎮地區急需取得的物資。這個錯誤不僅耽誤了救災工作,也辜負了國人的愛心。

災難搶救已告一段落,我們現在將要面對的是災後安置與重建的工作。震災復建的資源有限,如何有效進行合理的分配,是進行災後安置與重建工作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在地震過後,有相當多地方社區組織與社區工作者主動前往災區,希望提供工作經驗以協助災民重建家園。然而,外地熱心的社區工作者在進入災區時,多是憑藉原有的人際關係進入災區;對於陌生的災區,卻苦無參與協助重建的管道。因此組織力薄弱、缺乏能見度、弱勢的的社區,在災後的安置與重建的工作,情勢越顯得是雪上加霜。

自地震發生以來,我們深深感覺在埔里的物資運補工作,延續了長久以來視埔里市街等同於埔里鎮的偏差觀點,是以位於埔里盆地週邊眾多的小農村,在震災後幾乎都被遺忘了,無法得到來自政府與民間的關心。在十月二日中國時報的時論廣場,彭明輝教授也表達了相同的擔心:「……一向是社會底層的弱勢族群(譬如原住民和偏遠地區的世居農民),可能老實到連救災的物資都不太好意思用,政府公佈的辦法也讀不懂,以至於在整個資源分配的過程中,一無所得地承擔起所有震災的損失。……公共建設必然以中產階級聚集的地點為優先,無形中輕忽了偏遠地區和社會底層弱勢族群的需要。……」職此,我們提出最誠摯的呼籲:埔里鎮(或是其他受災鄉鎮)接續的安置重建工作,不只是市中心區,盆地週邊的小農村與鄰近的原住民社區更需要社區工作者的關心、參與和協助。

我們所在的社區守城份,位於埔里盆地東側,為埔里出入霧社(仁愛鄉)的門戶。在九二一大地震中,守城份和眾多埔里盆地中的小農村一樣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包括盆地東北麓的牛尾仔、牛眠、大湳、蜈蚣崙,與盆地南側的珠子山等社區,都處在廢墟中亟待安置並協助重建。

為了讓彙集各地眾多人力、物力的能量,能進一步促成各受災鄉鎮的所有社區同時均衡復原。我們提出共同籌組埔里災區重建聯絡協調機構的想法,這個想法是計畫透過結合埔里在地的社區工作者,橫向串連全國各地社區工作者,借重專業經驗在各別社區中縱向紮根長期協助災民重建家園。

災後,四庄工作室持續參與守城份社區的安置重建工作,努力拓展工作領域至埔里盆地內各平埔族裔農村,並與仁愛鄉與信義鄉原住民社區保持聯繫。目前我們仍在對埔里街區外圍的小農村進行災害調查,並協助居民搶救災區的老照片與文物。在家園重建的時刻,我們認為重建工作必須連結上個人的家族史與社區的共同記憶,藉以找回群體的生命經驗。讓社區居民在空間形式的重塑行動中,不只展現了災難後重建的勇氣,更表現出對自我族群的肯定與再出發。

 
  • 埔里眉溪四庄重建工作站
  • 通訊地址:埔里鎮守城二巷11號
  • 四庄文化館 電話:049-982140,傳真:049-420448
  • 牛尾重建教室 電話/傳真:049-933451
  • E-mail:hmying@ncnu.edu.tw
  • 網址:puli-village.org.tw (211.75.225.102)
埔里眉溪四庄重建工作站 版權所有
Copyright© 2000 PULI-VILLAGE.ORG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