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哈巫祖居地尋根的意義

重溯祖先腳步、還原族群歷史

 

 我們真的認識了「台灣」嗎?我們真的認識了「自己」嗎?我們能夠還原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的真實遭遇嗎?從荷蘭、西班牙、清朝、日治到國民政府遷台至今,究竟有哪一代的政權正視過台灣這塊土地與人民?

 在歷代政權高壓下,台灣各族群已失去了族名與土地,歸順清廷的被稱為「熟番」,淪為日本天皇子民被稱為「皇民」,國民政府遷台後,乾脆將平埔各族視為已經消失的族群,通通成了「中華民族」。

 平埔族裔真的不存在嗎?祖先口傳的遺訓真的能抹滅嗎?台灣的政府知道還有自稱「噶哈巫」的族裔活著嗎?我們應如何看待台灣各族群的歷史命運與未來發展呢?

 「噶哈巫」是從哪裡遷來埔里的呢?我們從耆老的口述,從歷代文獻,從現在還活著的族裔,仍可舉證族群的真實存在,仍可重溯兩百年來的遷移與變遷。據廖漢臣在民國三十九年( 1940 年)向總土官阿黃的第九代裔孫的調查報告記載:豐原以東五社自稱曰「 Kaxabu 」,豐原以西則自稱曰「 Pazeh 」。但這兩大社群因鄰近而關係密切,以致長期以來噶哈巫被歸類為巴宰族。

 清代通稱台灣原住民為「番」,番人聚居之處稱「社」,道光二十一年( 1841 年)台灣道熊一本《條覆籌辦番社議》記載:「 ‥又淡水、岸裡、樸仔籬社熟番數百人,因傳聞開墾,亦由內山潛入埔社私墾…。」

 荷蘭戶口表記載的 Poaly ,即清代文獻記載的「樸仔籬社」,分佈於大甲溪河谷流域,在今之台中縣東勢鎮、石岡鄉、新社鄉等地。 大約在一百八十年前(清代道光年間,西元 1820 年代),該地區已有眾多的粵籍移民開墾, 族人為了尋找新天地, 循著大甲溪河谷溯溪而上,經由東勢角、攀越分水嶺、渡過北港溪南下至埔里盆地。此路不僅崎嶇難行,且多處為溪道所阻,其東緣還有強悍的泰雅族群盤據,有遭獵首之危機。根據耆老口述,就有一些先人在「水不流」一帶(今國姓鄉水長流)被獵首身亡,眾人曾在埔里大坪頂滯留短期,最後來到眉社(今牛眠、史港一帶)的草地處,向「眉番」租地開墾,定居於眉溪流域、繁衍至今。

 民國五十八年間( 1969 ),已故人類學者衛惠林來埔里的調查記載:

 早期以自稱 Kaxabu 族群人口為主的四個聚落,分佈在埔里盆地東北的眉溪南北兩岸。四庄位置沿著眉溪左右岸橫列成為橫長方菱形,西端從牛眠聚落起,鄰近聚落之東北方,在牛眠山麓有一名為「牛尾」的村庄,其初期人口多從守城份分出來的,少數來自牛眠山聚落。

 

        埔里的四庄即指蜈蚣、大湳、守城份、牛眠四個早期建立的聚落,主要人口來源如下:

■ 蜈蚣: 來自水底寮社(母語稱 Tarawel ,今台中縣新社鄉慶西村),屬噶哈巫。
■大湳: 來自大湳社( Karehu , 今台中縣新社鄉大南村, 屬噶哈巫 ),移居埔里仍沿用舊社名。
■ 守城份: 人口來源較為多元,主要由頭人 Kaiaobo 率族人從山頂社( Santonton,今新社鄉馬力埔山頂,屬噶哈巫),另有來自日北社( Waraval ,台中縣大甲鎮日南、幸福兩里,屬道卡斯族)、萬斗六社( Tao-rak ,今台中縣霧峰鄉萬豐村、舊正、峰谷、六股等村,屬洪雅族支系阿立昆 Arikun )。
■ 牛眠山: 人口來源較為多元,由頭人 Taorahara 率族人從社寮角( varrut ,今石岡鄉 萬興村,屬噶哈巫 ),另有來自葫蘆墩社( Daiya-rotol ,今台中縣豐原市,屬巴宰族)、麻薯舊社( Pazu-Amisan ,今台中縣后里鄉舊社村,屬巴宰族)。

 雖歷經百餘年的變遷與異族通婚,四庄的族裔仍流著祖先的血液,許多耆老仍清楚知道祖先是噶哈巫人。遭逢九二一大地震,古老的土角厝多已毀壞,村莊舊貌不存,然而噶哈巫族裔努力從廢墟站起,不僅重建家園,更要重建文化、追溯歷史的軌跡。

 遷移埔里一百八十年後的今日,噶哈巫族裔將請出奉祀久遠的「番太祖」雕像,引領族裔重新踏上先人翻山越嶺的迢遙遷移路,將首度重返原居地溯源祭祖、吟唱母語歌謠、祝禱代代興盛,讓後代子孫記取前人的艱辛的生存歷程,也向台灣政府與社會宣告族群的存在意義。

(黃美英 2003.11.14. 撰稿於埔里牛眠山麓)

 

【附錄】

摘自《台中縣新社鄉誌》 ( 1997 ) 各地舊名概述(頁 138-139 )

新社(新社村)

  本鄉全部在滿清時期屬於彰化縣轄,純為山胞狩獵之區,清道光年間,掀起拓荒台灣熱潮,遷來之客家人多向山地發展,而與山胞雜居,初尚和諧相處,惟日而久之,由於風俗習慣不同且利益相左,日漸發生磨擦,終至互相殘殺。山胞由於農業技術落後與厭農嗜獵以及懶惰習性,無法與平地人民共處,乃退遷內地,至本鄉高原地帶重結新社定居,此為本鄉名稱之緣起。

大湳(大南村 )

  民國前八十年,有杜行修者,粵人也。初居彰化縣員林一帶,率同五十餘人進居本鄉,其中十餘人定居大南村與山胞雜居(本村原屬山胞居住),大南即今土地公廟前及後山丘之湳田,分為上下湳,漢人初來當時稱該沼潭地帶為「大湳堀」。由於水洩不通至食水嵙溪,因而形成一個「大湳」,後來經整山治水,而將湳田變為良畝,故將「大湳」改「大南」。居民與山胞之間,初尚和諧相處,久之由利益之衝突,終於引起互相殘殺,後為官廳知悉,於是派軍鎮撫,山胞並將所有耕地讓售而遷居埔里地區,故現埔里鎮(南投縣)有大南、水頭、水尾等里地名。

番社嶺(崑山村)

  嘉慶初年,劉延抹由彰化員林,來至石岡鄉社寮角,沿食山(編按:應為「水」)嵙溪向源頭探索,行至大南村之南方約一公里之處「番社嶺」(原屬山胞居住),發現溪邊有一片台地,後有山坡,前有小河,地理甚佳,於是決定在此開基創業,劉家除種植一般作物外,種植甘蔗,發展經濟頗有收穫,居住大湳漢人稱山胞居住於大湳西邊偏南之處謂之「番社嶺」,位於食水嵙溪之左岸。

巴樓店或派頭店(復盛村)

  新社西南方距離約五○○公尺,山麓之處,有條小山溝渠,山胞至新社後,從事墾耕之外,仍到處狩獵,為引水灌溉,於此地以砌石建造攔水壩,漢人稱為蕃仔 埤 ,日據時代,漢人建造之鋼筋水泥橋,習慣上,亦稱為蕃仔埤橋。

  從前至大南必須經過「蕃仔埤」邊羊腸小徑,小徑旁有人開一小店鋪,賣仙草、甘蔗、糕餅之類食品,不知何故有人稱該店為「巴樓店」,久而久之竟成為該地附近一帶的地名,惟如今巴樓店早已不存在,而地名仍存在。

水底寮(慶西村)

 畚箕湖之南方約三公里山坡下大甲溪邊有一村落,無論從山坡上或從河床看過去都好像比河床低,漢人初到此地時均以搭建草寮居住,因其處所好似於水位之下,故稱之謂「水底寮」。住民於建莊後不久,(光緒二十年, 1894 )即於庄北建造一間廟宇奉祀鄭成功,地方人士稱為鄭王或鄭王爺,其廟稱為鄭王廟。

山頂(中正村)

  從土牛角度看新社階地是一座山,從前稱山坡上面,謂之山頂,因山胞在該山坡之上結成部落,故稱為山頂部落,久而久之乃稱為山頂,後來成為該處地名。

2003 南投縣噶哈巫文教協會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