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噶哈巫文教協會眉溪四庄重建工作站

回首頁

活動快訊

活動與課程

第四區社造中心

原鄉呼喚

部落耕耘

部落隨筆

留言板

 

 

聯絡我們

   

 

從斷裂到相聚

文/羅紀彥 2003.07.22.


    從第一次,第一次到這個部落,輾轉驅車自彎彎曲曲的力行產

 業道路,不知晃過多少山嶺、碰到多少過彎,一路還有些不解這部

 落為何是如此偏遠,即使於現今便捷的行車中,仍不免讓人煩悶,

 還好眼前盡是蒼翠寧謐的山林,還有源源不絕的鳥鳴及蟲吟聲在耳

 際不斷環繞,就這樣一路搖搖晃晃的來到部落上方,不禁被眼前景

 致所吸引,這個部落就座落於山谷之中的台地上,彷彿是與世隔絕

 的天空之城,只有山與雲陪伴著,令我想到宮崎駿卡通裡頭小男孩

 與小女孩於當中冒險患難的真情,或許每位居住在這部落裡頭的人

 們都有著流著這樣性格的血液吧,才能如此自在的生活在這。

 

  印象最深的就是部落營造員terowrakin這對夫妻,最初見到他們就被他們的熱情所感染,對於社區事

務總是不辭辛勞的四處奔波,即使自己有生活方面的壓力,依舊是不改初衷的奉獻自我, terowr 是個相當

開朗豁達的大哥,他對音樂更是情有獨衷,隨手拿起一把吉他或是拿起鼓棍就可以輕鬆自在的玩起音樂,加

上他渾厚的歌聲也是令人難忘,他與一群同好組成「歌瓦力文化隊」,是個涵蓋老中青三代,將一些傳統或

改編的泰雅歌舞予以創作表演,每每聽到他們真誠樸質的音律歌聲都不由自主的陷入其中,也只有在這自然

山野中才能發散出這樣的氣味。

 

  另外是一位林德川牧師,也是位對公眾事務不遺餘力的提倡者,對於自我信念堅持到底,也盡力的維護

屬於泰雅族人的尊嚴及驕傲,第一次在他們的發散地(sbayan)聽著他慷慨激昂的述說泰雅族人傳說中的起

源到分散,立於其中的聖石更是他們精神的象徵,泰雅族的遷徙,是從泰雅人傳說由石爆而生的一對男女

生的兒子開始,便開始了泰雅人的遷徙史,一邊聽著牧師深沉的描述,看著眼前開闊的台地,以及下方源源

不絕的北港溪遼闊谷地,還有後方環繞的層層山嶺,自己內心很自然的湧現一股暖意,好像這長久經歷的一

切都快速的在我眼前上演著,而我們只能夠靜靜的,輕輕的去感受那股氛圍,還記的那次是四月初春時期,

新生的翠綠青草隨著陣陣涼風搖擺著,卻搖不動我們這行人堅定的內心,是泰雅族的堅毅精神。

 

  而這次,又回到這個部落,意義不同的是大甲溪、大安溪流域

的泰雅族人也一塊來到這個傳說中的發祥地,大安溪象鼻部落的營

造員更是一大早就驅車來到,而其他部落的一行人也陸續抵達,他

們都是花了三、四小時車程,真不知最初泰雅族人是如何翻山越嶺

的找到最適合他們生活的地方,而現在他們又回到那個出發點,時

空的交錯,令人有無比的遐思。就在林牧師的帶領下,大家來到了

發散地(sbayan)聆聽牧師的敘述,這次的感受又和先前有所不

,台地上的草不知被誰用火燒短了,原先翠綠的蔓草變為枯黃一片

,而眼前景致還是那樣憾人,依舊是晴朗炎熱的天氣,但這次在不

同地方泰雅族人的見證下,他們一步步的去了解最初的身世,也一

步步的去尋找他們所遺失的回憶。牧師說到這塊地原本要被拿來開發,挖土機來到現場卻一直無法開挖,後

來也就不了了之,駕駛員也於之後生了大病離開人世,而挖土機的前端也被留置於旁,藉以警惕貪婪的人們

。或許這只是個傳說,但傳說背後的意涵才是我們真正該省思的。林牧師也唱了兩首傳統泰雅古調,悠揚而

深沉的帶出大家鬱積已久的心結,我們就在這塊土地上,很坦然的面對著天和地,於多次的經歷變動之下,

最終還是要回到這塊土地溫暖的懷抱中。

 

  再到斷裂地的邊緣,原先在聖石邊緣還有很多塊的石頭,卻在土地所有人為了獲取更大收成,而將這一

塊塊石頭推下山谷,卻反而導致邊緣土地的斷裂流失,後來於921地震後,又不知從哪掉下一塊石頭,這

塊石頭就剛好在聖石旁,好像是在守護著這塊聖石,即使時空如何變換,人們怎樣的開發破壞,終究是抵不

過大自然的力量,甚至是反撲。震災過後力行產業道路也是受創嚴重,被土石流所損害,也是因為人們過度

的開發,不當利用山坡地,當貪婪的念頭充盈著內心,也就無法抵擋住對這塊土地的把持,直到現在人們還

是沒法記取教訓,或許要再一次的大自然反撲才能真正喚醒大家吧。後來又到了他們之後的遷村地,921

震災他們不得不找尋另一塊寬闊平坦的土地,這塊土地就於北港溪邊緣,恰好就於山谷之中,氣候涼爽宜人

,更是在村內諸位土地所有人的協調下共用,這讓我想到鹿谷國小與溪頭台大林管處的土地爭奪,如果沒有

辦法為了未來以及下一代的主人翁著想,沒辦法去放掉自我的一部分,又怎麼能夠來完成彼此之間那個更大

部分的和諧呢?

 

  接下來又有熱鬧的晚會以及幾場部落永續發展的研討會,還是

不如和這些泰雅族人走向戶外的深刻感動,第二天的研討會東海大

學建築系教授帶著幾位學生來到會場發表學生們來此實習的規劃內

容,而這些內容是學生來過幾次訪查所做的想像規劃,但很明顯的

暴露他們對於部落內涵的欠缺及過度理想的設計,尤其一個部落的

總體規劃是最需要村民的討論及共識,村民才是真正生活在這塊土

地上、喝著這裡的水、吃著這裡食物的人,他們最清楚什麼才是屬

於自己生活的空間,一個少掉泰雅主體價值觀的設計,是很難獲取

自我本體意識的認同,又土地對於泰雅族人是相當重要的,他們的

文化、生活內涵都包含在內,也要對於開發性的規模有所顧慮,是否會引發外力或財團的大量侵入,而族人

又否保有自主性,大甲溪流域的黃永光老師也說:「資源進來了,不要讓靈魂跑掉了!」,我想這真的是值

得大家要用心思考的。

 

  這兩天的活動,讓我想著一個人要如何的來保持著獨有的生命力,於研討會中的專員有提到「螃蟹生存

法」,只有在環境的變化來刺激自我的成長,而921地震正是帶來各部落空前絕後的變動,但也因為變動

讓他們更懂得珍惜原有,更從彼此的互動中找回屬於自我的意識,從最早最早的泰雅族人們就是從生活裡頭

尋找智慧、力量,而從地震過後再站起來的族人們更要從這慘痛經歷去找回自我,他們不可再被外人所剝削

,而是團結彼此,以繼往開來的精神來面對,這次的發源地探索,更是要讓離散已久的泰雅族人再次凝聚一

起,不只他們走回原先的這塊土地,更讓這些漂泊已久的心緒思愁重新再集結,未來的路是要靠自己開闢,

更是要敞開胸懷的大步邁進。


TOP